《筆記》航空生理為現代戰機飛安的潛在風險

現代戰機飛安的最大潛在風險則來自航空生理。飛行員也是飛安的一環,由於受制人體的生理極限,在三度空間的高速飛行隨著戰機的運動,會造成人體感官的認知與功能喪失,主要風險來自於視覺器官的空間迷向。

由於空中缺乏參考座標,極易混淆天空與海面,引發對地平線與飛行姿態的誤判,另一重大殺手則是「黑視」甚至「重力昏迷」,特別在操作劇烈的空中纏鬥以及對地攻擊的俯衝動作,由於重力影響使全身血液分布失衡,腦部缺血造成視力喪失、甚至昏迷,航機因而失控直衝地面。

航空生理的人體承受極限一般在9G,在軍事航空史中更是造成事故的主因。軍機進入噴射時代後,速度更快,飛行員的人身配備的抗G衣成為標準裝備,以減少前述重力造成的生理影響,但仍完全難以避免。

因此「自動防撞地系統」(Auto Ground Collision Avoidance System,AGCAS)便成為最新的解決方案,其原理是偵測系統依據飛機速度、空度、飛行角度與地面的距離綜合判斷,若飛行員在可能撞擊地面的危險距離仍沒反應,則系統主動接管飛機,介入飛行電腦將戰機拉起以避免撞毀。作用類似汽車的自動跟車與煞停系統,進一步降低人為因素提高安全係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