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飛機座位越來越小,美國法院擬定最低空間標準?



為了降低成本,增加利潤,提高競爭力,各個航空公司都在努力增加座位數量。若有機會搭乘美國航空公司的旅客,可能會感覺機上座椅的空間愈來愈縮水,特別是前後距離變短,現在美國法院已經看不下去,命令美國航空監管單位必須對機上座位制定最低空間標準。

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於2017年5月宣布將在最新的波音737Max客機將大多數座椅的間距縮小至30英吋,約76.2公分,原本準備縮小到29英吋,受到乘客與員工反對才稍微讓步。延伸閱讀:《精選》關於搭飛機椅背傾斜的經濟

機上平均座椅寬度已經從2000年初大約18.5英吋縮小到2010 年代中期的17 英吋,近幾十年來,座椅間距從平均35英吋縮短到31英吋,一直到現在的28英吋。有專家指出,缺乏腿部空間和飛機搭載乘客增加已造成安全隱患,在緊急情況下更難撤離飛機,並加深乘客罹患靜脈血栓的風險,呼籲聯邦航空管理局應該施加新的限制。延伸閱讀:《知識》航空旅行保健新知 ─「經濟艙症候群」

美國聯邦航空局FAA表示,已於2016年針對較小座椅配置進行撤離測試以確保安全,但沒有關於座椅寬度或距離制定規則,而是依賴撤離標準。FAA認定這個距離對安全撤離飛機而言足夠,但美國立法者在2017年幾次聽證會上就這個問題盤問政府和航空公司的管理人員,其中有些人為解決這個問題,決定起草法案,同時也獲得美國法院支持,美國華盛頓上訴法院命令航空監管機構考慮制定航空公司給乘客的最低標準。

美國的法規要求波音、空中巴士和其他製造商證明,當一半出口被阻擋且在低照明條件下,是否可於90秒內將滿載的乘客全部撤離。但問題在於 FAA 等機構讓飛機製造商使用電腦模擬等有限的測試方式,實際上面臨全機撤離的現實情況時可能會導致嚴重傷害。


資料來源:
飛機座椅空間縮水,美國聯邦法院也看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