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y頻道全新節目《航空時代》將探索各種開啟噴射年代的飛機,包括史上第一台重新定義航空旅行的大型噴射客機─波音747,帶觀眾一起抽絲剝繭,揭開航空史上最驚人計劃。以珍貴的紀錄畫面帶觀眾深入百年航空史,從萊特兄弟第一次飛行到阿波羅號登陸月球,看人類如何挑戰科技極限,迎向全新航太時代。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1118003137-260412
《航空時代》共五集,內容如下:
第1集
介紹波音公司的創始歷程。比爾波音早已預見由萊特兄弟所發明的飛機,有一天將和鐵路與汽車一樣,成為人們生活的重心。當時靠木業致富的比爾波音,在1916年創立波音公司,致力於開發創新航空技術製造飛機。波音公司早期以運送航空郵件為主,後來開發客機,同時也成立航空公司,也就是聯合航空。可惜當時正值美國經濟大蕭條,一枝獨秀的航空業,引發國會不滿,下令波音必須將飛機製造與航空服務分家,比爾波音因此心灰意冷賣掉所有持股,離開波音公司。打擊不只如此,波音還要面對強勁的競爭對手道格拉斯公司,使得波音公司面臨瓦解。直到軍方委託製造轟炸機,波音公司才終於獲得一線生機。
第2集
介紹波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貢獻。德國納粹軍國主義橫掃整個歐洲,當時遠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國仍猶豫是否參戰,當整個歐洲只剩下英國時,美國總統羅斯福感受到即刻威脅,於是開始傾全國之力打造新型轟炸機和戰機。由波音打造的B-17首次任務鎩羽而歸,為了提高防禦力,加入新的野馬式戰鬥機做為護衛機,才成功斬斷德國運輸補給,結束歐洲戰爭。此時,太平洋戰爭才剛開始,為了複製在德國成功的策略轟炸,波音再次接下重任,打造更大,能飛得更遠的B-29轟炸機,配合研發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B-29轟炸機擔負了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投擲任務,進而迫使日本帝國投降,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了服務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國防工業也帶動了之後美國的工業發展。
第3集
介紹飛機從螺旋槳進入噴射年代。世界上最早的噴射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納粹空軍祕密的弗肯洛德研究中心研發出來的掠翼噴射機,將原本螺旋槳的直翼改成向機身後方延伸的掠翼,並將引擎懸吊在機翼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同盟國取得納粹研究成果,積極發展噴射飛機。波音為美國空軍打造了第一架B-47噴射轟炸機,甚至飛得比螺旋槳戰機快。波音接著著手研發噴射客機,朝向「更快,更高,更遠」的目標。其中以泛美航空最能大膽投資,從帶頭買下第一架噴射客機707,引領噴射客機風潮,泛美並主動要求波音打造能乘載400人的巨無霸747客機。
第4集
介紹將一腳跨出地球,進入宇宙。不過才距離飛機發明65年,我們的航空能力已經可以到達數十萬公里遠的地方,順著阿波羅計畫、人類往返月球和最後登月,看看從20世紀中葉開始,航空科技如何與太空競賽一同發展。一直到近代,我們熟知的太空梭、農神五號火箭紛紛退休,我們人類則是需要更強大、更先進、更可靠的各種飛行載具,來滿足我們的探險慾望,例如前往火星的偉大目標。
第5集
介紹波音公司面對噴射客機雙雄競逐豪賭的策略。打造全新客機需要投入超乎想像的資金、人力和技術,等於賭上整個公司的未來,目前僅剩波音和空中巴士雙雄並列。2000年空中巴士推出可搭載800人的超級巨無霸A380,波音的因應之道是推出以速度取勝的音速巡航機。911事件之後,航空業遭受巨大打擊,新機的需求方向不若以往,波音改弦易轍,另外設計了以複合材質打造的787型夢幻客機,並且以分包方式,由世界各地供應商攜手打造。這種分攤風險和成本的作法,反而出現許多問題,以致交機時程嚴重拖延了快三年。然而這款787型夢幻客機能完全滿足民航業選擇點對點直航,不再經由主要樞紐轉運的新趨勢。
資料來源:
http://www.discoverychannel.com.tw/the-age-of-aerospace/
《航空時代》共五集,內容如下:
第1集
介紹波音公司的創始歷程。比爾波音早已預見由萊特兄弟所發明的飛機,有一天將和鐵路與汽車一樣,成為人們生活的重心。當時靠木業致富的比爾波音,在1916年創立波音公司,致力於開發創新航空技術製造飛機。波音公司早期以運送航空郵件為主,後來開發客機,同時也成立航空公司,也就是聯合航空。可惜當時正值美國經濟大蕭條,一枝獨秀的航空業,引發國會不滿,下令波音必須將飛機製造與航空服務分家,比爾波音因此心灰意冷賣掉所有持股,離開波音公司。打擊不只如此,波音還要面對強勁的競爭對手道格拉斯公司,使得波音公司面臨瓦解。直到軍方委託製造轟炸機,波音公司才終於獲得一線生機。
第2集
介紹波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貢獻。德國納粹軍國主義橫掃整個歐洲,當時遠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國仍猶豫是否參戰,當整個歐洲只剩下英國時,美國總統羅斯福感受到即刻威脅,於是開始傾全國之力打造新型轟炸機和戰機。由波音打造的B-17首次任務鎩羽而歸,為了提高防禦力,加入新的野馬式戰鬥機做為護衛機,才成功斬斷德國運輸補給,結束歐洲戰爭。此時,太平洋戰爭才剛開始,為了複製在德國成功的策略轟炸,波音再次接下重任,打造更大,能飛得更遠的B-29轟炸機,配合研發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B-29轟炸機擔負了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投擲任務,進而迫使日本帝國投降,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了服務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國防工業也帶動了之後美國的工業發展。
第3集
介紹飛機從螺旋槳進入噴射年代。世界上最早的噴射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納粹空軍祕密的弗肯洛德研究中心研發出來的掠翼噴射機,將原本螺旋槳的直翼改成向機身後方延伸的掠翼,並將引擎懸吊在機翼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同盟國取得納粹研究成果,積極發展噴射飛機。波音為美國空軍打造了第一架B-47噴射轟炸機,甚至飛得比螺旋槳戰機快。波音接著著手研發噴射客機,朝向「更快,更高,更遠」的目標。其中以泛美航空最能大膽投資,從帶頭買下第一架噴射客機707,引領噴射客機風潮,泛美並主動要求波音打造能乘載400人的巨無霸747客機。
第4集
介紹將一腳跨出地球,進入宇宙。不過才距離飛機發明65年,我們的航空能力已經可以到達數十萬公里遠的地方,順著阿波羅計畫、人類往返月球和最後登月,看看從20世紀中葉開始,航空科技如何與太空競賽一同發展。一直到近代,我們熟知的太空梭、農神五號火箭紛紛退休,我們人類則是需要更強大、更先進、更可靠的各種飛行載具,來滿足我們的探險慾望,例如前往火星的偉大目標。
第5集
介紹波音公司面對噴射客機雙雄競逐豪賭的策略。打造全新客機需要投入超乎想像的資金、人力和技術,等於賭上整個公司的未來,目前僅剩波音和空中巴士雙雄並列。2000年空中巴士推出可搭載800人的超級巨無霸A380,波音的因應之道是推出以速度取勝的音速巡航機。911事件之後,航空業遭受巨大打擊,新機的需求方向不若以往,波音改弦易轍,另外設計了以複合材質打造的787型夢幻客機,並且以分包方式,由世界各地供應商攜手打造。這種分攤風險和成本的作法,反而出現許多問題,以致交機時程嚴重拖延了快三年。然而這款787型夢幻客機能完全滿足民航業選擇點對點直航,不再經由主要樞紐轉運的新趨勢。
資料來源:
http://www.discoverychannel.com.tw/the-age-of-aero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