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飛行這件事情,人類從觀察大自然中開始。
人類看見鳥類在天空中翱翔,漸漸開始渴望飛行。模仿在手臂裝上像鳥類一樣的翅膀,快速拍動翅膀,想學鳥類飛翔。
有些飛行靠浮力,有些飛行靠升力。
我們在水裡可以明顯感受到水的浮力一樣,在同為流質的空氣中也有著相同的浮力。熱氣球也是利用暖空氣比冷空氣還要輕的原理升上天空。
鳥類經由拍打翅膀,巧妙地運用上升氣流使翅膀得到升力,所以能夠在天空中飛翔。翅膀與相對風的夾角,稱為攻角。就像是風箏只要找到對的角度就能得到升力飛上天空。
麻雀利用間歇性拍打翅膀的方式才能達到像這樣跳躍式的飛行。老鷹不用一直高速拍打翅膀也能利用上升氣流持續在天空飛行好一陣子。升力和鳥類飛行的速度以及翅膀的大小成正比。
自然界中的鳥類,為了適應飛行,骨骼系統進化為全部中空,成為重量輕且堅韌之骨架,骨骼內的空氣還能夠與體內的氣囊及肺部相通,以減輕體重利於飛行。
萊特兄弟於1903年12月17日,完成了人類史上第一次的動力飛行。從萊特飛行者號,到全球最大客機A380的問世,距今才短短一百多年,航空器的蓬勃發展,改變了我們生活的方式。